高中二年级变化的大背景,便是文理分科(或七选三)。在对每个学科都有了初步知道后,学生们需要对自己将来的进步科目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这可谓是学生们首次完全自己把握、风险未知的主动选择。智学网高中二年级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物理要点分析》,帮你金榜题名!
高二物理要点分析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t:时间}
2.欧姆定律:I=U/R{I:导体电流强度,U:导体两端电压,R:导体阻值}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L:导体的长度,S:导体横截面积}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I:电路中的总电流,E:电源电动势,R:外电路电阻,r:电源内阻}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U:电压,I:电流,t:时间,P:电功率}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I:通过导体的电流,R:导体的电阻值,t:通电时间}
7.纯电阻电路中:因为I=U/R,W=Q,因三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E:电源电动势,U:路端电压,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电阻关系R串=R1+R2+R3+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I总=I1=I2=I3I并=I1+I2+I3+
电压关系U总=U1+U2+U3+U总=U1=U2=U3
功率分配P总=P1+P2+P3+P总=P1+P2+P3+
10.欧姆表测电阻
电路组成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
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E/
因为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用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注意挡位}、拨off挡。
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
11.伏安法测电阻
电流表内接法:电压表示数:U=UR+UA
电流表外接法:电流表示数:I=IR+IV
Rx的测量值=U/I=/IR=RA+Rx>R真;
Rx的测量值=U/I=UR/=RVRx
使用电路条件Rx>RA[或Rx>1/2]
使用电路条件Rx
12.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
限流接法:电压调节范围小,电路简单,功耗小
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Rx
电压调节范围大,电路复杂,功耗较大
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
注:
单位换算:1A=103mA=106μA;1kV=103V=106mA;1MΩ=103kΩ=106Ω
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串联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并联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当电源有内阻时,外电路电阻增大时,总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
当外电路电阻等于电源电阻时,电源输出功率,此时的输出功率为E2/;
其它有关内容: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半导体及其应用超导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127〕。
高二物理要点分析
1、牛顿第肯定律:所有物体总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状况或静止状况,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做状况为止。
1、只有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才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况;
2、力是该变物体速度是什么原因;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况是什么原因
4、力是产生加速度是什么原因;
2、惯性: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况的性质叫惯性。
1、所有物体都有惯性;
2、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水平决定;
3、惯性是描述物体运动状况改变难易的物理量;
3、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水平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1、数学表达式:a=F合/m;
2、加速度随力的产生而产生、变化而变化、消失而消失;
3、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一致时,物体加速;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减速。
4、力的单位牛顿的概念:使水平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
4、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有哪些用途力和反用途一直等大、反向、用途在同一条直线上的;
1、用途力和反用途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2、用途力和反用途力与平衡力的根本不同是用途力和反用途力用途在两个相互用途的物体上,平衡力用途在同一物体上。
高二物理要点分析
1.定理的表述教程上欧姆定律是如此表述的: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成立的条件从教程对定理的描述看,欧姆定律实质是对两个实验结论的综合:一是“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这一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导体的电阻不变;二是“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一结论成立的条件是维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
3.注意的事情该定理中的每个物理量是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上的同一时刻的对应值。在实质电路中,总是有几个导体,即便是同一导体,在不同时刻的I、U、R值也不相同,因此在应用欧姆定律解题时应付同一导体同一时刻的I、U、R标上同一的脚码,以防止张冠李戴。另外,还应该注意该定理中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用国际单位,如此才能求得正确的结果。
4.公式的变形对于欧姆定律的变形R=U/I,有的同学单纯的从数学角度来理解为“一段电路的电阻跟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电路的电流成反比”,这显然是不对的。事实上,假如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变化了几倍,其电流势必也伴随变化几倍,所以它们的比值R势必也是一个定值。所以R=U/I只不过电阻大小的一个计算式,而不是决定式。
定律的应用欧姆定律的应用有三个:一是依据I=U/R计算通过导体的电流,二是依据R=U/I计算或测量导体的电阻,三是依据U=IR计算导体或电路两端的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