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上册期中物理要点

点击数:495 | 发布时间:2024-12-26 | 来源:www.ouqile.com

    高中二年级上册期中物理要点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重视于研究物质、能量、空间、时间,特别是它们各自的性质与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1.高中二年级上册期中物理要点 篇一


    电路的组成:

    1.概念: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各部分元件有哪些用途:

    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

    用电器:工作的设施;

    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

    导线:连接用途,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2.高中二年级上册期中物理要点 篇二


    1、焦耳定律

    1.概念: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2.意义:电流通过导体时所产生的电热。

    3.适用条件:任何电路。

    2、电阻定律

    1.电阻定律:在肯定温度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本身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2.意义:电阻的决定式,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率的办法。

    3.适用条件:适用于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和浓度均与的电解液。

    3、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导体中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它的电阻R成反比。

    2.意义:电流的决定式,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的办法。

    3.适用条件:金属、电解液。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3.高中二年级上册期中物理要点 篇三


    交变电流

    1.电压瞬时值e=Emsinωt电流瞬时值i=Imsinωt;

    2.电动势峰值Em=nBSω=2BLv电流峰值Im=Em/R总

    3.正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Em/1/2;U=Um/1/2;I=Im/1/2

    4.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

    U1/U2=n1/n2;I1/I2=n2/n2;P入=P出

    5.在远距离输电中,使用高压输送电能可以降低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损′=2R;〔见第二册P198〕;

    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单位:ω角频率;t:时间;n:线圈匝数;B:磁感强度;S:线圈的面积;U输出)电压;I:电流强度;P:功率。

    4.高中二年级上册期中物理要点 篇四


    电磁感应

    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

    1)E=nΔΦ/Δt{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

    2)E=BLV垂{L:有效长度}

    3)Em=nBSω{Em:感应电动势峰值}

    4)E=BL2ω/2{ω:角速度,V:速度}

    2.磁通量Φ=BS{Φ:磁通量,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S:正对面积}

    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借助感应电流方向断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

    4.自感电动势E自=nΔΦ/Δt=LΔI/Δt{L:自感系数,ΔI:变化电流,?t:所用时间,ΔI/Δt:自感电流变化率}

    5.高中二年级上册期中物理要点 篇五


    1、电荷量和点电荷

    1、电荷量: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量。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表示。

    2、点电荷: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量分布对相互用途力的影响可以忽视不计,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就能把带电体简化为一个点,并称之为点电荷。

    2、电荷量的检验

    1、测试仪器:验电器

    2、知道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3、库仑定律

    1、内容: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间相互用途的库仑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用途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大小:方向在两个电电荷的连线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3、公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

    4、成立条件

    ①真空中

    ②点电荷

    6.高中二年级上册期中物理要点 篇六


    1、牛顿第肯定律:所有物体总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状况或静止状况,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做状况为止。

    1、只有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才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况;

    2、力是该变物体速度是什么原因;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况是什么原因

    4、力是产生加速度是什么原因;

    2、惯性: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况的性质叫惯性。

    1、所有物体都有惯性;

    2、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水平决定;

    3、惯性是描述物体运动状况改变难易的物理量;

    3、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水平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1、数学表达式:a=F合/m;

    2、加速度随力的产生而产生、变化而变化、消失而消失;

    3、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一致时,物体加速;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减速。

    4、力的单位牛顿的概念:使水平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

    4、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有哪些用途力和反用途一直等大、反向、用途在同一条直线上的;

    1、用途力和反用途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2、用途力和反用途力与平衡力的根本不同是用途力和反用途力用途在两个相互用途的物体上,平衡力用途在同一物体上。

    7.高中二年级上册期中物理要点 篇七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t:时间}

    2.欧姆定律:I=U/R{I:导体电流强度,U:导体两端电压,R:导体阻值}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L:导体的长度,S:导体横截面积}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E:电源电动势,R:外电路电阻,r:电源内阻}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U:电压,I:电流,t:时间,P:电功率}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I:通过导体的电流,R:导体的电阻值,t:通电时间}

    7.纯电阻电路中:因为I=U/R,W=Q,因三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E:电源电动势,U:路端电压,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电阻关系R串=R1+R2+R3+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I总=I1=I2=I3I并=I1+I2+I3+

    电压关系U总=U1+U2+U3+U总=U1=U2=U3

    功率分配P总=P1+P2+P3+P总=P1+P2+P3+

    8.高中二年级上册期中物理要点 篇八


    1.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分子直径数目级10-10m

    2.油膜法测试打分子直径d=V/s{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S:油膜表面积}

    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很多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用途力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r<;r0,f引<;f斥,f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r=r0,f引=f斥,F分子力=0,E分子势能=Emin

    r>;r0,f引>;f斥,F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0

    5.热力学第肯定律:W+Q=ΔU{

    W:外面对物体做的正功,Q:物体吸收的热量,ΔU:增加的内能,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72〕}

    6.热力学第二定律:

    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涉及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74〕}

    7.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

    9.高中二年级上册期中物理要点 篇九


    磁场

    1、磁场是一种物质

    2、磁场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

    3、磁场的基本特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有力有哪些用途。

    4、磁现象的电本质:磁铁的磁场和电流的磁场一样,都是由运动的电荷产生的。

    5、磁感线:概念,特征。磁铁:外部从北极到南极,内部从南极到北极。

    6、熟知五种典型磁场的磁感线空间分布,会转化成不同方向的平面图

    7、安培定则要素。

    8、磁感应强度:B概念,方向,单位。牢记地磁场分布的特征。

    10.高中二年级上册期中物理要点 篇十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F:点电荷间有哪些用途力,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用途力与反用途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E:电场强度,是矢量,q:检验电荷的电量}

    4.真空点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地方的距离,Q: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

    6.电场力:F=qE{F:电场力,q:遭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E:电场强度}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电场力做功:

    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q:带电量,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

    9.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q:电量,φA:A点的电势}

    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地方到B地方时电势能的差值}

    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

    12.电容C=Q/U{C:电容,Q:电量,U:电压}

    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容易见到电容器

    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W=ΔEK或qU=mVt2/2,Vt=1/2

    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

    类平抛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

    平抛运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