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危机演变过程
2007年第一次级房子信贷导致美国股市暴跌,随后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就已经预示着这场风暴的到来。伴随局势的不断恶化,世界各大银行名下的对冲基金宣布亏损,股市再度狂跌,美欧经济进入衰退期,美国政府开始接管更多的金融机构。
2007年9月美国最大的保险集团人工智能G陷入财政危机,2008年9月7日美国财政部以高达2000亿USD的代价,接管了濒临破产的房利美和房地美。特别,2008年9月14日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槐幻拦?银行回收,2008年9月15日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很大打击了美国人对于自己经济的信心,也致使了各大金融机构的高管相继辞职。至此为止,美国华尔街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金融风暴。
2金融危机产生缘由
因为各国经济学家对金融危机产生根源的认识,未完全获得一致,因此对金融危机产生是什么原因也略有不同。
周小川(2008)觉得导致金融危机的突出缘由有三点:其一,美国监管机构繁多、责任交叉致使的漏洞,使有的机构逃避了金融监管;其二,有关国际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爆发前未能发挥预警功能;其三,评级公司过多、企业勉励机制过分鼓励冒险、会计规范过度放大金融活动。不适当的国际货币体系是致使金融危机由一国飞速向全球蔓延的主要原因,他建议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维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1]。林毅夫(2008)指出金融危机产生是什么原因包含:一是“9.11”后美国大幅提升国防安全开支,增发货币,流动性猛涨;二是“新经济”泡沫破灭后,美联储为防止经济衰退放松了货币政策,强力刺激房产消费;三是美国房产价格以非可持续性的两位数上涨;四是美国的“双赤字”愈加大;五是金融革新的衍生品进一步放大风险。[2]朗咸平(2009)也指出格林斯潘可能要为此危机负最大责任,在执掌美联储的18年间,他以自由放纵为原则,不强调信托责任,[3]一直倾向于放松银根,对衍生品没能推行积极有力的监管,对次级债的猛涨也手下留情。亨利?保尔森(2007)觉得,中国的高储蓄率对美国出现信贷泡沫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是金融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他觉得,因为中国用我们的USD储备投资美国国债,使美国的长期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上,促进受收益驱动的投资者购买愈加多的外国金融商品。但,马云(2007)极力反对保尔森的看法,他打比如,“主人请客筹备了10瓶啤酒,你喝掉了8瓶自己喝醉了,并且把其他人的也喝掉了,你难道说是由于其他人不会喝酒所以你醉了吗?或者说由于你会喝酒,所以你醉了”。[4]
基于以上看法,笔者觉得次贷危机产生的直接缘由:一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失败,二是房产泡沫的破灭,三是次贷证券化和衍生品过度,四是基准利率提升和房产价格下跌,五是次贷违约率的大幅上升。其深层次缘由[5]:一是美国经济出现了紧急内、外部失衡,二是过度消费和低储蓄率,三是USD霸权下缺少约束机制,四是新自由主义式资本主义的风靡,五是金融全球化加快了危机的传播和扩散。
3金融危机下国内保险业面临的挑战
因为国内保险公司运用资金包含银行存款、债券、股票、投资基金、不动产等形式。因此,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保险业作为资本市场化水平和开放程度较高的金融行业,势必遭到一定量的影响。伴随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增长下滑的双重影响,国内保险企业的存活环境日益恶化,保险行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正在不断积聚。
3.1股票投资收益大幅下滑。
因为金融危机的飞速蔓延,全球股市低迷,2008年国内股市大幅度调整,保险资金也伴随大幅减持股票,仓位虽均控制在10%以下,但损失仍较大。债券市场在历程了2008年9月开始的一轮小牛市后也渐入低迷,保险资金面临巨大投资重压。保险资金运用明显遭到股票市场调整的不利影响,收益率大幅下滑。
2008年中后期以来,国内外股票市场继续深度下调,保险资金投资组合配置比率依据市场状况也相应进行了调整。与2007年相比,投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按期存款、债券等固定收益类投资飞速增加,股票、基金等权益类投资降低明显。同时,投资收益大幅下滑。如中国人寿总投资收益率为3.46%,比2007年降低了6.81个百分点;中国平安总投资回报由2007年的507.8亿元降低为2008年的负79.35亿元(投资亏损),特别中国平安投资比利时富通股票已经巨亏227.9亿人民币;中国太保总投资收益率为2.9%,较上年同期降低8.8个百分点。[6]
3.2受银行利率下调的影响较大。
受市场利率下行和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保险资产的配置和运用面临较大重压。比如,在低利率背景下中国太保虽准时调整业务结构,但短期内总保费收入增长仍遭到肯定制约,但伴随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保单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内含价值和新业务价值也将持续迅速增长。为了减少银行利率的不利影响,太保在2008年下半年确定了在低利率环境下调整业务结构的策略,主动压缩了保险期限短的银保商品,并基本停售利率敏锐的万能险商品。以致太保寿险近几个月连续出现了保费收入负增长现象。太保为了资产配置稳健:在央行大幅降息之前很多配置固定收益类资产,准时捕捉市场机会,减少权益类投资资产比率。
3.3运营本钱增长重压加强。
2008年保险公司在从资本市场获利的驱动下,很多销售投连险和万能险等投资型保险商品,以获得角逐资本市场的资本。在收取了巨额保费后,却没从资本市场获得相应的收益,保险业收益增长面临巨大重压。数据显示,中国太保在2009年一季度寿险保费收入同比下滑12.7%的状况下,整个集团同期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却增加了31.4%,同时业务及管理费增加16.4%。这表明公司在获得同等保费的状况下,所产生的成本本钱增加,即当期获得同等保费的本钱提升。从已公布的三家保险公司2009年一季度季报中不难看出,因为投资收益率平淡,成本重压开始成为影响保险股下面营业额的一大主因。对比三家保险巨头的营业额报告发现,1-3月的成本支出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在手续费、佣金支出成本上同比增长分别达到8.4%、31.4%、41.1%。除保险业务增长这个缘由致使成本上升外,寿险结构优化也是主因之一。
3.4保险业稳增长的困难程度加强。
经济进步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原因,对保险业务平稳较快进步带来肯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发挥保险的功能和用途,为国家“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服务的重压加强[7]。
2009年一季度,部分业务进步缓慢,有的保险公司业务进步面临困难。保险企业的收益主要来自承保收益和投资收益。但一段时间以来,为争夺市场份额,各家保险公司费率角逐激烈,客观导致了费率的常见下调,承保部分几乎无盈利。
2009年1-3月,中国平安达成净收益16.35亿元,同比下滑66.4%;而太保一季度的净收益仅为2亿元,同比下滑达到88.88%。[8]因此,市场秩序还没从根本上得到好转,转变进步方法的需要愈加迫切,保险业稳增长的重压仍然非常大。
4金融危机给国内保险业带来的机会
美国金融危机已经对全球金融业导致了巨大冲击,并将对全球保险业的进步和监管模式产生要紧影响。危机就是“危险”中存在“机会”。[9]对于还处在进步阶段的国内保险业来讲,大家不只要积极应付金融危机,更要深刻认识和把握金融危机给国内保险业带来的机会。在看到金融危机带来挑战的同时,大家更应该从危机中看到机会,变不利原因为有利原因,化危机为机会。
4.1有益于加快保险业结构调整节奏。
中国太保董事长高国富2009年5月表示,公司仍将把积极转变进步方法、优化业务结构作为重点工作,推进和达成可持续的价值增长。以后中国太保将坚持稳健经营,防范解决风险,优化业务结构,转变进步方法,加大内部管理,夯实进步基础,努力提高推进可持续价值增长的综合能力。太保的这一策略转型,代表了国内保险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进步方向。今年一季度太保寿险万能险保费所占比率已经从去年的22.1%降至5%以下,传统寿险与分红险成为绝对主力险种,险种结构优化已经获得肯定效果。太保提出了调整商品结构,降低银保途径的销售,降低万能险的销售,主要开始分红险的销售,同时拉长分红险的保单期限,如此的手段无疑将提升公司整体的价值率,2009年太保寿险长期期缴保障型商品收入呈现稳健增长的态势。尤其是理财型保险业务进步热情降低,为业务结构调整提供了好机会。[10]
4.2有益于促进主营保险业务的迅速增长。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理性的个人和家庭将资金从风险较大的股票和基金市场转移出来,积极购买传统业务的保本型保险。因此,越是在金融危机中,顾客手里的资金越是紧张,就越是要看重人寿保险对于投资理财的要紧用途与意义,越能促进主营保险业务的迅速增长。国际金融危机带给保险业的一个要紧启示,就是要坚持做好主业。保险业只有专注于自己具备比较优势的范围,发挥在风险保障和长期资产负债匹配方面的专业优势,才能达成可持续进步,才能有效应付经济周期性调整的冲击。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以保险为主业的金融集团出事,总是不是出在保险主业问题上,而是出在其他金融范围。譬如美国国际集团(人工智能G)濒临破产,主如果受国外子公司――伦敦金融商品公司很多售出的金融衍生品债务担保证券(CDO)和信用违约互换业务(CDS)拖累所致。
4.3有益于保险业防范风险能力的提升。
这次金融危机暴露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金融监管体系中的不少问题。现在,各国金融监管当局都在努力从金融危机中汲取教训,并以此健全本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国内保险监管起步较晚,监管理念、监管规范、监管方法正在逐步成熟和健全之中。通过剖析研究其他国家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大家就可以在构建现代保险监管体系问题上思路愈加明确,少走弯路。同时,金融危机也使国内的保险监管队伍得到了训练。通过深入研究金融危机,细致查找风险隐患,拟定应付手段和预案,以提升保险监管队伍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业务素质和监管能力。从当前情况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保险业带来肯定影响,但保险行业总体偿付能力充足,财务经营稳健,风险处于可控范围。
4.4新颁布国家保险政策带来的机会。
从目前看,国家颁布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保障民生、调整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与在服务新农村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出口信用等方面推行了很多促进保险业进步的手段,为保险业拓宽服务范围,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提供了广阔舞台,也为保险业进步提供了难得机会。从行业自己看,经过近年来的改革进步,保险业已经站在新的进步起点,进入新的进步阶段,在市场体系、经营主体、服务能力和监管水平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行业整体实力有了明显提高,为进一步防范风险、达成平稳健康进步奠定了基础。从外部环境看,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愈加关注保险事业,全社会的风险和保险意识逐步增强,尤其是全国人大2009年2月28日审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国保险法》,为保险业科学进步创造了好的法制环境。从社会进步层面看,伴随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加深,全社会健康养老保障需要将显著上升,推进着社会保障体系的打造和健全。